2)第375章 年节点心(十一)_大理寺小饭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圆而言这更是泼天的大事,可在赵孟卓眼里,这当只是一件随手而为的小事而已。

  既如此,怎会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想到近些时日京城发生的事情,温明棠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杂役们感慨着老袁的事,吃完暮食,开始收拾公厨。

  若无意外的话,待到公厨再开火当是要过元宵了,想到元宵,便忍不住想到汤圆。

  汤圆母亲姓肖,在世时,众人皆唤一声“肖娘子”,汤圆的名字便取自父母两姓之和,大名原肖,谐音元宵,才有了“汤圆”这个外号同小名。

  温明棠站在公厨院子里,没有打搅里头的杂役们收拾公厨。待到杂役们收拾罢,公厨就要落锁了。

  纪采买还未过来,如此的话,她怕是要走一趟纪采买家里去寻人问问状况了。

  正盘算着明儿除夕要去纪采买家拜访时,纪采买的身影终是在杂役们快离开时出现在了公厨门口。

  “过来落个锁。”纪采买一来,便对那些收拾完,提着抹布水桶要离开的杂役们一人递去一个红包,道,“新岁顺遂!”

  杂役们惊喜的接过,忙又还了纪采买同一旁的温明棠几句吉祥话,而后才提着东西离开了。

  待到杂役们走后,纪采买这才转头看向温明棠,面上方才还勉强挤出的笑容立时淡了下去。

  虽是从头到脚都换了一身新衫,穿戴的年气浓浓,可他眉目间却没有多少喜色,反而满是疲惫,对着温明棠,纪采买也未废话,开口便道:“这体恤银钱的事生了波折。”

  温明棠对此并不意外,只是问纪采买:“哪里的波折?”说着,试探着问道,“赵大人不肯?”

  “与赵大人无关!”纪采买摇头道,“咱们赵大人一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不会在这等小事上生事,还是内务衙门那里的事!”

  听到“内务衙门”四个字时,温明棠便点头道:”我也猜必然是那里生的事了。”

  “那宫里头的静太妃真真是坐在深宫,只顾保了自己的荷包,哪管旁人死活?”因着没有旁人,纪采买自也懒得藏着掖着了,对温明棠说道,“一条人命于她而言只是纸面上,大荣百姓户籍记录数目里的一个数字,全然不在意的。”

  “老袁是因公出事,可他是车夫,不是官员同差役、小吏这等,虽是衙门的人,这银钱却要从内务衙门那里放。”纪采买皱着眉头,不忘提醒温明棠,“你我也是一样的。”

  “赵大人这里落了印之后,我便拿了赵大人落印的条子去了内务衙门,”纪采买说到这里,因着这两日积攒的怒气,忍不住提高了几分音量,“内务衙门那里却道老袁又不是办内务衙门要他拉货这等事出的事,与内务衙门无关!”

  温明棠立时明白过来了:“他们想推诿?那这等事往年是那个衙门管的?”

  纪采买道:“自打咱们大荣开朝以来,数百年皆是由内务衙门管,偏偏如今,竟遇到推诿的了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看到这般只顾搜刮,连面上功夫都不做一做的!”

  “这静太妃如此做法,当真便不怕事情闹大?”温明棠听到这里,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说道,“以静太妃如今在宫里头的地位同权势,老袁的体恤银钱怕是还不够她那步摇钗子上的一粒坠子银钱。何至于连这银钱都要苛扣?”

  “哪个知道这静太妃是不是疯了?”纪采买没好气的动了动唇,虽是未出声,可看那嘴型,是在骂人。

  这静太妃是真真只顾自己吃肉喝汤,连个渣都不肯放给旁人一点。

  待到纪采买那“无声的谩骂”停下之后,温明棠才开口问纪采买:“老袁不能白死!那眼下此事该如何处理?闹一闹?”

  纪采买听到温明棠提到“闹一闹”时,面上露出了几许赞赏之色,忍不住暗暗感慨掖庭那地方出来的果然是个明白的。

  “不过,这闹也需讲究,不能胡乱闹!”说到这里,纪采买却停下来,想了片刻,道,“那静太妃狂成这样……兴许也不消我等出面了。”

  请收藏:https://m.bqg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