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人_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立小厨房的繁琐和麻烦,沈菡切身体会到了。这不是单纯找几个厨子的事,而是一整个膳房班子。

  而且说是永和宫的小厨房,实际并不在永和宫内,要在皇宫外围寻地方安置。

  不过内务府的人很上道,永和宫现在就乌雅福晋一个主位,想也知道万岁这小厨房是为谁立的,万事自然要照乌雅福晋的意思来。

  内务府很殷勤地派人来问:福晋,东西膳房有您喜欢的厨子吗?您娘家要不要选几个厨子进来?您有什么特别爱吃的需要采买吗?

  都照自己的喜好来当然是好事,但这些问题也不是给个答案就行了。中间涉及的事太多了!光是选厨子,就很头疼。

  折腾了几个月,这小厨房才算立起来。

  小东子走马上任成了永和宫膳房的首领太监,下面管着几十号人,其中永和宫厨役二十六人,茶役七人,永和宫他坦(下人饭房)厨役十四人。皆发给腰牌,以后凭腰牌来宫里上下班。

  厨子选的都是膳房的汉人厨役,有几个还是沈菡传信乌雅家特意找来的,有擅川菜的,有擅杭帮菜的。

  有一个特别一点,是小东子的师父,叫杨清心,鲁菜厨子,听小东子说以前也是在宫里膳房混的,结果因为太老实被挤兑到南苑去了。

  这次知道永和宫要立小厨房,小东子拼着犯规矩,来求沈菡:“奴才师父是家传的好手艺,当年见奴才喜欢灶上的活儿,不嫌弃奴才只是个杂役小太监,收了奴才做徒弟,求主子开恩,给奴才师父一条生路。”

  沈菡听着觉得确实可怜,但她也没权力做什么,只能在内务府来问的时候提一句。

  好在杨清心的“编制”本就在东膳房,这个人选也不算出格。一桩小事,内务府乐得卖个好儿给受宠的乌雅福晋,杨清心就这么成了永和宫膳房的庖长。

  他的手艺也确实好,伺候了没几回就摸清了沈菡的口味,玄烨吃了几次也觉得不错,还赏了他。

  杨清心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有机会回紫禁城伺候主子,还能接到万岁爷的赏。

  小东子看师父愣愣的,忙提醒他:“师父,永和宫膳房虽不比东膳房斗得厉害,但人也不少,你可不能像以前那么老实了!”

  他给师父使了个眼色,杨清心回头,看到有几个厨子往这瞅,小声议论。

  杨清心点头:“你放心,我知道。”

  宫里的汉厨让满厨压了这么些年,现在好不容易看到点出头的希望,盯着这位子两眼都快冒绿光了。

  这次是借了乌雅福晋的势,他才能从南苑回来,还直接当了疱长,小厨房里不服气的大有人在。

  但首领太监是他亲徒弟,他又在主子和万岁跟前儿露了脸,一时半会儿他们拿他没办法罢了。

  小东

  请收藏:https://m.bqg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