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章前任的故事_巅峰文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就必须在入夏前除掉象群隐患。于是在博导的各种陷阱的精心策划之下,部落周边的象群被一网打击,纷纷陷落进事先挖掘布置好的大坑中圈养起来。

  饥饿永远都是驯服野兽的法门,所以即便博导是这方面的外行,但也取得了不小成果。至于那些实在桀骜不驯的成年象当然也没指望它们驯服,它们是作为粮食存在的,圈养了它们就腾出了部落大量的人手进行耕地的开发了。

  搞定了野象,博导在族人中完全树立起了威望,后面的重点“耕地”就更方便推行下去。

  博导早在寻找野麦的过程中就在河边的冲积平原选好了地形,一大块草木繁茂之地。直接一把燎原大火将杂草烧成草木灰——传说中的“刀耕火种”!烧这么多不等于要种这么多,而是多留着几块地给来年的麦地“轮种”之用。

  而在仔细考察了这土地的腐殖层以后,博导发现情况不容乐观,这个时代气候的土壤有点类似西伯利亚的冻土,其实更适合种土豆,但土豆原产南美洲就不要想了,现在只能用严格管理的来弥补了。

  于是博导以培养博士生般严谨到近乎苛责的要求族人落实自己的命令,各种深耕距离,田间管理,日夜值班驱赶鸟兽一刻不能马虎。生为博士生导师,他的领导教育技能毫无疑问是5星级的,虽然族人不理解,但是也必须在执行中理解,然后在理解中执行。

  在播种后的农闲期间,博导用石块堆积出一个简易石窑,挖掘河泥烧制陶器为贮备粮食以及改善饮食卫生做准备了。有了陶器锅炉以后,炼铜炼盐也可以进行。

  而在黄河流域,最有名的内陆盐产地就是山西运城,附近山中还有铜矿,传说是蚩尤九黎族的主城。但是很无奈,博导只有五年宝贵的发展时间,以史前的交通条件根本就没时间专门去找矿,那么只有一个非常落后的办法,从就近的石头中提取盐。也就是烧陶器的时候,顺便烧一堆夹杂着红紫黄各种颜色的碎石,这就是含有岩盐成分的石头。中国岩盐分布非常广泛丰富。

  不需要烧的太久,不然其他的成分就烧成石灰了,然后就把烧的滚烫的碎石放进煮水的瓦罐里,这里面煮出来的水就是有那么一点盐味的卤水了。然后就把这卤水倒进另外一个罐子里接着煮,这就相当于一次提纯了。

  总之,就是不断的加料煮浓第二罐子里的卤水了,这就够了,没必要完全煮干提炼出盐晶。虽然有怪味,但这是富含各种钙啊,镁啊,铁啊等等人体微量元素的“宝水”,只要在肉汤里加一勺味道立刻飞跃。实际上名为“石锅鱼”的美食就是这么一种原理。

  至此,博导受到了部族神一样的崇拜,而这卤水也成了部落的无上之宝!

  如果说这点成果就被

  请收藏:https://m.bqg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