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九章 初作:蛛形捕食者_我能查看人物属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月的学习,除了拉着小白花学习机器人设计外也尝试着将智能眼镜进行了硬件迭代与结构、外形优化,然后让小白花拿智能眼镜的系统试手,尝试优化改造。

  当然,一个月的时间也做不了太多,更何况主要精力还是在机器人上,所以他让小白花做的也不多,除了一些细节方面的优化外主要就是重做潘远航那粗制滥造的脑控操作软件。

  脑控交互技术方面他们自然无从置喙,但那提供视觉画面的脑控软件、或者说整个智能眼镜的显示系统都实在是太拉胯了。

  潘远航的设计思路明显是将这副智能眼镜定位成了AR设备,增强现实技术。

  顾名思义,AR设备是以现实为主,再利用技术手段对现实进行补充与增强。

  简单点来说就是智能眼镜的镜片不阻挡正常视野,可以正常观看周围的环境,但又通过镜片上生成的虚构影像显示将两者融为一体,在正常视野中额外看到虚拟物体、画面。

  倒不是说这种设计本身有什么问题,但这方面的技术目前显然并不成熟。

  微小虚拟物体还行,可像遥控设备回传的视频画面想要完整显示而又不影响正常视野的话却只能牺牲亮度和清晰度,将其尽可能的虚化淡化。

  这点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下问题不大,可在较强的阳光照射下却会陷入完全看不清乃至看不见的窘境。

  毕竟哪怕是手机之类设备调到最高亮度在阳光底下都会很难看清,更别是显示在透明镜片上、进行过虚化处理的画面。

  在阳光底下连看都看不清,更别提应用脑控技术时需要快速、明晰的辨认回传画面做出决策的应用场景。

  正因此,夏旭才说潘远航所制作的智能眼镜只是个粗制滥造的试验品,用于实验室测试一下还没问题,但真要戴出来使用却是个鸡肋。

  所以他在恶补完电子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后,第一时间就是指导小白花对智能眼镜进行操刀。

  毕竟有着地球记忆,在各种黑科技方面他虽然占不到便宜但最起码正常层面的技术眼光还是要略微超前的。

  优化改造的方式也不难,就是将智能眼镜的AR模式(增强现实)改成了许多人更耳熟能详、门槛也相对更低的VR模式(虚拟现实)。

  当然,智能眼镜这种设备在这两项技术的界限上其实是比较模糊的。

  增强现实只是在正常视野之上利用镜片额外显像,虚拟现实也不过是将一切化作‘虚拟’。

  简而言之,就是不再采用如同正常眼镜一样的透明显示镜片,而替换为暗红色的镜片屏幕,彻底放弃正常的眼瞳直视来获取视野。

  至于缺少的视野,那当然不是和带着VR眼镜一样完全沉浸当瞎子,而是利用摄像镜头捕获画面,再投射到显示镜片上。

  这样不仅能解决显像亮度清

  请收藏:https://m.bqg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