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章 过于安静的朱劲松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只是听完了陈泰来的担忧后,那幕僚先生却是轻摇着扇子,说道:“东翁何不联手朱逆,两家彻底分了兖州?”

  “那姓朱的能搞农会,东翁不也在搞农会?除了农会之外,那姓朱的无论地利还是人和都比不得东翁,到时也未必不能将之收于麾下。”

  沉吟了半晌后,陈泰来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干了!

  姓朱的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反正自己都他娘的举起了反旗,能拉拢到姓朱的固然最好,就算是拉拢不到也没什么损失。

  ……

  相比起轰轰烈烈的八卦教和陈泰来,已经彻底占据了整个沂蒙的朱劲松反而显得过于安静,丝毫没有主动向周围扩展的意思。

  当然,这个安静也只是相对于八卦教和陈泰来而言。

  跟举起反旗干鞑子相比,朱劲松现在更注重孟良崮的根基。

  什么是根基?

  屠龙术第二卷第421页已经讲得很明白,义军来了归义军,义军走了归叛军,这样的地区就算不上根据地,只能算做是游击区,只有摧毁了建奴的统治,发展起属于孟良崮的军事力量和政权,这样才能算是根据地。

  如果说的再直白一些,那就是一个完整的根据地要实现本身的造血功能,包括兵员和人才的培养及补充、后勤及装备的制造和补给。

  像李自成就是属于典型的流寇作风,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根基。

  而朱劲松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把整个沂州都变成根据地。

  相对于兖州或者其他地方来说,沂州这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是百姓足够穷,大量穷苦百姓的存在,是一切变革的根本支撑。

  其次是山多,建奴的骑兵和火炮部分很难施展开,有足够的战略空间。

  再次是够险,无论是葫芦崖还是百丈崖,都可以依靠其本身险峻的地形来发展兵工厂。

  有这三点的存在为前提,才能谈得上根据地这三个字,否则的话就很容易变成狗成子那样儿的流寇,纵然能一时席卷天下,但是后劲不足,很容易就会上演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这也是其他穿越者很容易犯的毛病——几乎所有的穿越者都以为练兵发展科技就能打天下,实际上,这种想法跟流寇思想基本没什么区别,玩脱了很正常,玩不脱那就只能说是老天爷保佑。

  当然,任何一个穿越者面对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也必须注意另外四个字。

  因地制宜。

  就以朱劲松为例子。

  真以为占据了沂州就能搞起来根据地?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鞑子朝廷不可能坐视他在沂州搞风搞雨,大军进剿是必然,不进剿才是扯蛋。

  章佳·阿桂之所以坐视朱劲松在沂州搞风搞雨而不管,完全是因为陈泰来在济宁断了鞑子朝廷的漕运。

  两害相权取其轻,阿桂现在必须全力进剿陈泰来以尽快恢复漕运

  请收藏:https://m.bqg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