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华阴县男_桃花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捋了下短须:“既然是切磋武艺,那就不算殴打,此条不必再议!”

  这时,杨思元站了起来:“启奏陛下,今日各位同僚参舍弟盗墓、偷窥、虏人之事,臣略有耳闻,却与各位同僚所说的大相径庭,请陛下恩准臣作出解释。”

  此时的杨思元只是个正五品上的小官,至少在殿中众臣中是小官,勉强能入殿议事,位列朝班最末。

  “准!”李世民欣赏的看着杨思元,再次捋了下短须。

  “数月前,家中变故,叔父辞世,舍弟悲痛欲绝,由此落下病根。又数日后不治,当时是由另一叔父掌家,于是草草掩埋,并不声张。

  由于坟堆不高,没多少人当那是座坟,晚上便有路人在坟地处沐浴,正好舍弟复活从地下穿出。原来他是病重假死过去了……

  舍弟无意看到不该看之事……由此引起了误会,还遭受他人的追杀。在打斗的混乱中,舍弟为了保命,随便抓了一人为质,才得以脱身。

  一个月后,终被他们找到,又起了冲突,幸得神医孙思邈相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此,杨思元竟然落下泪来。其他人一看暗赞不已:靠!做戏做全套,你是专业的!

  李世民看了魏徴一眼说道:“既是如此,此罪亦不成立,不必再议。”

  魏徴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又突然吞了回去。

  有了程咬金和杨思元的有力反驳,长孙无忌、李孝恭等又相继反驳,驳得魏徵等人哑口无言,败下阵来。

  有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像李孝恭、长孙无忌、程咬金等重臣都在为杨义辩驳。

  他们不知道平灾三策是杨义提出的,若是知的话,他们就了然了。

  当众人以为就要散朝时,突闻魏徵一声暴喝:“陛下!拒接圣旨,对皇家乃大不敬之罪!皇权的威仪何在?皇帝的威望何在?”

  李世民……

  众大臣……

  拒接圣旨,自古有先例,这确实是挑战皇权最直接的做法,也是最作死之法。古代有名儒、大臣对皇帝的做法有意见,往往会拒接圣旨,比如非常有名的包拯闭门拒圣旨。

  皇帝敬畏人言,也不敢拿拒接圣旨之人怎么样,往往是不了了之。而杨义即不是名儒,也不是朝中重臣,他敢拒接圣旨,是谁给了他胆子?

  唐朝初期,皇权在某些方面是比较低的,比如皇子想娶五姓女,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认为,陇西李并不算关陇豪族的一部分,而认为是胡人的后裔。即使他们成了皇族,五姓女依然对他们不屑一顾,下圣旨赐婚也没用!

  现在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是,杨义被定罪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然而,事情往往会出人意料之外,正当李世民被逼到墙角时,一个道士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僵局。

  此人便是李淳风,他来到殿中,对李世民打

  请收藏:https://m.bqg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