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章 旅游开发_桃花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世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

  八月初,突然下起了雨,雨虽然不大,但一下就是两天。

  杨义想趁下过雨好挖土的机会,开始考虑修路的事情了。

  金沟村万余人里面,除了两千余孩子正在读书,其他男女老近九千人皆全员上阵。

  由于有太多地方同时开工,所以劳动力非常紧张,再招五百人修路已迫在眉睫。

  难民已全部返乡,这附近已无人可招了。没办法,杨义只能派二管家到蓝田县去招人了,开出的福利不算高,十文钱一天,包吃包住。

  如今虽然已经下雨,但灾年并未完全过去,有了这些钱,百姓们也可以勉强生活。

  杨义不是慈善家,他不可能不计成本的使劲给工钱。他可不像别人穿越的那样,给的工钱比当地实际情况要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在如今这个大环境里,这样给工钱的话,会死得很快。

  因为你这样给工钱,就有大量的人跑到你那里找工作。门阀权贵也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招到人,这样会侵犯他们的利益。

  虽然工钱不高,但胜在包吃包住,二管家只用了一天时间,便招满了五百健壮的劳力。杨义先给这些人两天时间搭自己住的地方,然后才开始动工。

  先由外面的官道开始修,直到里面的第三道水坝。再从另一边折返,一共五十余里。

  杨义将这五百人分成两队,还开出了奖励制度,每天哪队修得最快,哪队将获得一贯钱的奖励。钱虽然不多,但也相当于他们半天的工钱了。

  这也导致了这些人像是吃了枪药似的,起早贪黑拼命的干,就是为了那一贯钱的奖励。

  有次,杨义看到这些人天还没亮就已经出发了,中午大太阳也不休息,到天黑时完全看不见了,才依依不舍的回来。杨义实在看不下去了,又重新调整了奖励,最快的奖两贯,慢的奖一贯。

  可是杨义还是算漏了这些人的朴实,他们每队人又分成两三小分队,在晚上烧着篝火接着轮流干。

  看着所修的路,比杨义规定的多出了数倍。但那些修路的人却日益消瘦,甚至有十余人已经病倒了,他们还是那么不要命的干。

  杨义才迫不得已规定:辰时三刻开工,午时一刻必须收工。未时三刻开工,天黑前必须回到驻地吃饭,否则扣钱解雇!

  就这样,才勉强遏制住了这些,勤劳朴实的修路人。

  大管家杨云现在已经升为大总管了,杨义另外又安排了四五个管家,由大总管直接管理,原来的二管家、三管家也升为副总管。

  杨云正为杨义提出的新奇做法搞得焦头烂额,他不是不明白杨义这样做的好处。只是他学的还不够快,没能跟上杨义的想法。

  就搞的那数十个组,已经够他头疼的了,如今杨义又要修路,更

  请收藏:https://m.bqg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