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3章 北海镇的真面目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这样的人多不胜数,比如晁错、王安石、张居正,再比如满清的雍正。

  是的,一切都是以经济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政权结构,决定司法制度,决定政权代表了谁的利益。

  搞工业化国家不讲经济基础,开什么玩笑,古今中外哪个政权敢说这话?

  如果赵新想废除奴婢制、消灭溺婴、让农民吃饱饭,可连国家最重要的资本都掌握不了,任凭土地私有化,等着大小封建地主跟自己掰手腕,那不是作茧自缚么。

  没有这个,也别谈什么驱除鞑虏了,另一个时空的民国时代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个皇帝下台了,无数个“皇帝”走马换灯。

  如果有人想在赵新下面搞资本私有化,好吧,只有干掉赵新一条路。因为没有赵新这个怪胎,就没有北海镇政权的资本积累,所有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赵新的;如果干不掉,想靠着赎买来解决,谁又有这么多的钱?

  先不管干掉赵新是不是容易,赵新之所以发展那么多“金牌小密探”,也是为了防着某些人有天来这么一手。

  于德利之所以会辞去学校的职务跟着赵新干,他其实很早就看出了这个关键所在。对他来说,赵新当不当皇帝都不重要。就算是以后的国家没有皇帝,赵新也是不带皇冠的皇帝。他所担心的只是赵新某天别脑子一热,大搞什么分封制。

  但这仅限于赵新活着,在他之后,没人能做到。所以一旦赵新不在之后,北海镇势必会演变成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政权;这不是谁想不想当皇帝的问题,而是赵新和他们这些为之奋斗的人所留下的政治遗产。

  陈青松直到今天,经过一夜的苦思冥想,才终于把这件事捋清楚。

  一句话,赵新就是北海镇!

  赵新要是知道老陈同志能从这二十五个字里联想到这么多事,一定会欣慰自己又多了一个战友。

  回到乡绅和宗族这件事上,陈青松已经看的很明白,不仅现在的北海镇不需要乡绅,而且随着北海军南下进攻满清,乡绅这个阶层也会必然消亡。宗法社会一定会随着工业化进程被国家法令所取代,这是经济规律,而不是你喜不喜欢宗法社会的问题。

  工业化的政权势必要解放农村的生产力,政权也会先行触及到乡村,法律乃至文化的解释权就会落到政权手里,而封建社会里乡绅对于司法乃至文化的解释权自然就会被工业化政权所剥夺。

  那些满清的乡绅和读书人如果看不清这个道理,他们只能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谁也逃不掉,包括沈敬丹。

  所以北海镇目前要做的就是让工业化的政权真正落实进每一个居民社区里,从行政到司法,从文化教育到医疗卫生,而不是只搞个高高在上的中心医院和北海镇小学。

  想

  请收藏:https://m.bqg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